<b id="l2yfc"><abbr id="l2yfc"></abbr></b>
<strong id="l2yfc"><form id="l2yfc"></form></strong>
          1. 首頁>檢索頁>當前

            審慎選擇高價高考志愿填報服務

            發(fā)布時間:2024-06-20 作者:陳武林 來源:中國教育報

            高考結束后,如何填報志愿成為考生和家長最為關切的話題,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不過,高考改革帶來了很多變化,尤其是選考科目和報考模式方面的調整,增加了志愿填報的復雜程度。

            面對3000多所學校、800多種專業(yè)的繁雜排列組合,很多家長和考生難以作出科學又準確的決策。因此,在志愿填報過程中,科學專業(yè)的指導非常必要,這也是越來越多的家長求助于志愿填報服務機構的原因。志愿填報市場變得火熱,人工智能工具也開始登場,試圖為考生提供更加智能化、個性化的志愿填報有償服務。

            當然,隨著高考改革的持續(xù)推進,志愿填報變得更加科學化和人性化,為考生開辟了更公平、更廣泛的選擇空間。據悉,2024年,教育部“陽光高考”平臺開通“陽光志愿”信息服務系統(tǒng),免費開放志愿填報信息服務系統(tǒng)、免費開展志愿填報咨詢活動、免費提供志愿填報專家指導,對各省級教育招生考試機構和屬地高校注冊的官方網站及有關新媒體賬號等進行統(tǒng)一權威標識,為考生提供免費優(yōu)質的志愿填報公共服務。同時,每年高考填報志愿前,各省級招生考試機構都會發(fā)布當年高考成績統(tǒng)計情況和近年來各高校錄取分數情況,市面上的咨詢機構或個人所使用的參考數據其實均通過該公開渠道收集匯總。

            此外,各地各高校還積極組織各類免費的線上線下招生咨詢活動,組建專門的工作隊伍,為考生和家長提供細致周到的志愿填報咨詢服務。盡管如此,不少家長仍然感覺志愿填報的難度在加大,對“院校+專業(yè)組”“專業(yè)+院?!钡戎驹柑顖蠓绞降恼J識不夠清晰,對“強基計劃”等較為新穎的招生方式更是知之不多,這也暴露出社會普遍對高考志愿填報存在認知缺失和信息焦慮。一些考生也表示,學校開展的志愿填報宣講會并不能完全解決個人顧慮,還需要花費大量時間和精力去研究才能報好志愿。

            也正是基于這樣的背景,一些機構利用考生和家長的信息差與焦慮心理,收取高昂的服務費用,且定價不透明,服務內容“看人下菜”,存在價格欺詐的嫌疑。在某電商平臺搜索“高考志愿填報”發(fā)現,不少機構打出“一對一輔導”“不錄取全額退款”等標語,稱可為考生提供專業(yè)的志愿填報咨詢服務,要價數千元。針對近年來社會上出現的一些高價志愿填報指導服務,教育部也提醒廣大考生和家長謹慎對待、切勿輕信,避免造成不必要的經濟損失和滑檔風險。

            志愿填報指導服務固然有其積極作用,為考生選擇院校和專業(yè)提供了一定的決策參考。值得警惕的是,市場上的志愿填報指導服務花樣迭出、真?zhèn)坞y辨。特別是高價志愿填報指導服務的背后,蘊藏的仍是商業(yè)利潤驅動下教育服務市場供需關系的博弈。因此,廣大考生和家長要審慎看待志愿填報指導服務。

            志愿填報過程中,考生要根據自己的分數、位次范圍以及往年高校相應錄取位次,采取“沖、穩(wěn)、?!钡牟呗?,合理安排志愿順序。特別要將個人志趣、國家需要和社會需求結合起來,盡可能尋求學校、專業(yè)、城市以及未來可能從事行業(yè)等諸多因素之間的相對平衡。

            高考志愿填報是“最后一課”,考生切莫簡單將這一工作交付于某個機構或個人,落入高價輔導服務陷阱。一些機構或個人為了獲取高價服務費,夸大志愿填報指導功能,因其對相關高校招生政策和信息把握不準,在使用這些數據時存在盲區(qū)和誤區(qū)。個別服務內容甚至與實際宣傳嚴重不符,容易造成信息誤導甚至志愿填報失誤。

            客觀而言,在校大學生仍然擁有更多機會去選擇和適應心儀的專業(yè)。越來越多的高校試行大類招生、放寬轉專業(yè)門檻,正朝著賦予學生更多選擇權利、減輕填報志愿壓力的方向努力。以深圳大學為例,學校設置了人性化的轉專業(yè)政策,除規(guī)定不予轉專業(yè)的情況外,申請轉出無條件,但需通過專業(yè)能力筆試和面試,由接收學院(部)擇優(yōu)錄取。在申報畢業(yè)前,未轉專業(yè)成功的學生還可多次申請轉專業(yè)。2022年,該校整體轉專業(yè)成功比例約為50%。

            總之,面對高價輔導服務,考生和家長要注意甄別,立足自身實際理性填報,切勿盲目跟風、重金消費。特別是要引導考生將目光聚焦于自身,結合個人志趣與自身所長,科學選擇合適的院校和專業(yè),以更好地實現個人的可持續(xù)發(fā)展。

            (作者系深圳大學教育學部副教授)

            《中國教育報》2024年06月20日第2版 

            0 0 0 0
            分享到:

            相關閱讀

            最新發(fā)布
            熱門標簽
            點擊排行
            熱點推薦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lián)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報刊社主辦 中國教育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ellsworthcountyeconomicdevelopme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5840號

            97在线视频免费人妻少妇,亚洲国产人在线播放首页,亚洲精品另类国产,国产美女久久精品香蕉欧美 亚洲日韩欧美人妻 国产成人久久综合一区
            <b id="l2yfc"><abbr id="l2yfc"></abbr></b>
            <strong id="l2yfc"><form id="l2yfc"></form></str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