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 id="l2yfc"><abbr id="l2yfc"></abbr></b>
<strong id="l2yfc"><form id="l2yfc"></form></strong>
          1. 首頁>檢索頁>當前

            成尚榮:年輕的品格

            發(fā)布時間:2023-09-13 作者:本報記者 王珺 來源:中國教育報

            網上流傳著一張照片,著名教育專家成尚榮和孩子們一起席地而坐。當時他已年近八旬,他也自知,那一蹲一站于他是吃力的,但在兒童“沸騰的審美情緒”面前,他還是選擇了跟兒童一樣的姿勢與他們對話。

            “他,有著讓人過目難忘的氣質,高大的身材,軒昂的氣宇,炯炯的目光,紋絲不亂的發(fā)型,還有冬日里的圍巾?!蹦暇┦鞋樼鹇沸W校長戚韻東這番描述可謂是成尚榮形象的“寫真”。

            “一席談吐,能夠點醒誤入藕花深處的教育者,讓聽過的老師明白,教師是派到兒童世界去的文化使者,教育的過程是充滿道德的,智慧是有道德的。一席談吐,能夠點亮著急趕路的名師的前行方向,讓聽過的名師知曉:失去童心,便失去真心;失去真心,便失去真人。做一個精神燦爛的人,給每個兒童提供合適的教育,是名師應有的追求?!鼻迦A附小校長竇桂梅則道出了成尚榮給予教師的精神啟迪。

            成尚榮自嘲地稱自己是“遲飛的鳥”,“退休后才安下心來,真正地讀一點兒書,寫一點兒小文章”。近年,這位老教育人不斷有新書問世:《成尚榮教育文叢》《做中國立德樹人好教師》等。不久前,他的教育隨筆集《年輕的品格:教師的精神氣象》由長江文藝出版社出版。在這本書中,成尚榮提出,教師的精神成長、教師精神世界的豐盈與深刻,比什么都重要。弘揚教育家精神,要從培養(yǎng)年輕的品格開始。

            位于南京市鼓樓區(qū)中央路兩側的傅厚崗曾住過幾位大家:徐悲鴻、傅抱石、林散之……家住傅厚崗的成尚榮常在他們的故居前駐足。只見故屋,如見故人,在這些文化大家的故事里,他讀到視野、胸懷、智慧,也讀到中華文化的精神內涵與深厚品格。

            成尚榮說,講述故事需要一只內容豐富的工具箱。作為資深教育人,他的工具箱里有書籍、藝術、課程和教科書。他用自己教育歲月里的思考為我們講述他所理解的“教師成長”,以及如何成為一名有精神氣象的教育者。

                青春

            讀書周刊:您為自己的新書取名為《年輕的品格:教師的精神氣象》,為什么強調“年輕”?“年輕的品格”與教師精神有怎樣的聯(lián)系?

            成尚榮:關于教師的青春話題,是我這些年觀察、思考、寫作比較多的。年輕,不止是人生中的一個階段,年輕本身意味著品格。年輕的品格具有成長性,因而具有終身性。青春是青年教師繞不開的、關于人生意義與價值的問題。從李吉林老師的故事中,我們可以看到,教師的青春年華和孩子在一起,在教書育人中,“長大的兒童”成了青春的另一種稱號。當然,究竟何為“年輕的品格”,有不少問題還有待繼續(xù)深入研究。

            讀書周刊:人總是害怕衰老的,您有這樣的恐懼嗎?

            成尚榮:我自然也怕老去,但還比較坦然。平日走在大街上,我常常不自覺地追趕年輕人的腳步,從步幅到步頻。這樣做,也許是想再做一回年輕人。不過,我總覺得自己還沒有老,即使腳步跟不上,心一定要跟上,有青春的心態(tài),才有青春的書寫,也許這就是年輕的品格。

            讀書周刊:確實,您的文字有種青春的氣象,而且富于詩意,自成風格,這種風格是怎樣形成的?

            成尚榮:有人曾開玩笑說,這是“成氏風格”。在我看來,風格是人的影子,其意是人的個性使然,其意還在風格任人去評說。我也不知道自己的寫作風格究竟是什么,只知道那些文字是從我的心里流淌出來的,大概真實、自然與詩意,就是我的風格。不管風格不風格,有一點我是認同的,那就是相信黑格爾對美的定義:美是用感性表達理念和理性。黑格爾的話與中國文化傳統(tǒng)中的“感悟”,以及宗白華在《美學散步》中提及的“直覺把握”相通。所以,我認為寫作首先是打開感性之眼,運用自己的直覺把握。我自覺而又不自覺地堅持了這一點。每次寫作,總覺得自己的心靈又敞開了一次,又自由呼吸了一次,似乎是沿著斜坡向上起飛。心靈的自由才是最佳的寫作狀態(tài),也是最適宜的寫作風格。

            讀書周刊:關于教育寫作,您提出:不必把教育寫作看得過于神圣,但心里一定要有“神光”;不必把教育寫作看得過于神秘,不妨從有感而發(fā)開始;不必把教育寫作看得過于專業(yè),不妨把視野放開;不必把理論看得過重,但一定要用感性去表達理性。您這“四個不必論”挺有意思。

            成尚榮:寫作當然是崇高的、神圣的。但是,寫作,包括教育寫作,別過于強調崇高感、神圣感,而一定要倡導生活感,要有夢想。讀師范時,我曾對要好的同學說:“以后我一定要有篇文章登在《新華日報》上?!币苍S那是我教育寫作夢的開啟。有沒有這樣的夢很不一樣,至今我還常常提起它,因為它已長在我的心里了。

            師范畢業(yè),等待分配工作的那段時間,我看了不少電影文學類的刊物,像著了魔似的。邊看邊想,我能不能也寫個電影文學作品呢?如果能拍成電影更好。這也是一個夢,可至今都沒有實現(xiàn),不過夢已寫在我的教育生涯里。我想,自己的教育人生不就是個美好的電影腳本嗎?我們不正是在講述自己如電影一樣的教育故事嗎?

            讀書周刊:您寫作的靈感來自哪里?

            成尚榮:當了小學教師,我曾寫過《柿子下的故事》,寫的是校園里兩棵柿子樹結滿了紅紅的柿子,成熟了,分給全校的同學,一人一只。故事登在兒童刊物上?,F(xiàn)在想來,教育寫作恐怕不能離開校園,更不能離開兒童。教育寫作的源泉是豐富的校園生活,兒童則是靈魂的天使。我們得主動邀請靈感,教育寫作就是把自己的靈魂安頓在校園里。

                成長

            讀書周刊:在您最初走上講臺的時候,有哪些印象深刻的事?

            成尚榮:我六七歲的時候從出生地呂四漁場來到了南通城里,在濠河旁的三所母校——南通師范學校第一附屬小學、南通中學、南通師范學校度過了我的小學、初中、中師時光。我1962年中師畢業(yè),一直到暑假結束,才接到通知讓我去南通師范學校第二附屬小學任教。我感到自己被幸運之神眷顧了。走上講臺的第一年,學校就安排我教六年級畢業(yè)班。校長說,年輕沒經驗沒關系,學校相信你。

            讀書周刊:您跟李吉林老師是同事?

            成尚榮:是的。我參與了李吉林老師“情境教育”的研究,1984年調往省教育廳工作后,仍參與研究,那是我的黃金時期。那六年的研究讓我重新認識、發(fā)現(xiàn)了教育。我體會到,教育研究不在教育之外,而在教育本身。一個好教師,不僅要愛教育,還要研究教育,而教育研究,不能離開教學,也不能離開兒童。

            讀書周刊:在具體的研究工作中,您有哪些體會和收獲?

            成尚榮:記得一次李老師對情境教育之“情”有一些新的想法:情境教育只講“情”不講“理”嗎?“情”與“理”相悖嗎?“情”與“理”如何融合?她邀我去請教華東師大的杜殿坤教授,上海師大的吳立崗教授,南通師專的徐應佩、周涌泉等教授。多少次的拜訪,多少次的討論,多少次的梳理,已經記不清了。記得其中一次是一個晚上,在南通的南公園賓館,杜教授作了講解;一次是在無錫,我們向吳教授追問個性發(fā)展問題;一次是在校園里,徐應佩、周涌泉二位教授侃侃而談……由此,以研究的方式做教師,做學者型教師,像一顆種子悄然播在我心中。

            讀書周刊:您的身份在成長的過程中發(fā)生了轉換,從小學教師到教育科研工作者,您對教育專業(yè)如何理解?如何看待專業(yè)身份與名師成長?

            成尚榮:我對專業(yè)的理解,不囿于學科,也不囿于課程,而要在人的問題上,在文化問題上,在教育改革、發(fā)展的一些大問題上進行深度的闡釋和建構,這樣的專業(yè)是大專業(yè)。由此,對教師的專業(yè)發(fā)展,我曾提出“第一專業(yè)”的命題。對教師專業(yè)發(fā)展如此,對教育科研工作者也應有這樣的理解與要求。

            從不同的角度,在不同的層面和不同的情境中,教師有不同的專業(yè)身份及其解釋,體現(xiàn)不同的意義。只有厘清教師專業(yè)身份的結構和內涵,才能較為完整、準確地把握教師專業(yè)身份的含義和價值,才能有效地推動教師專業(yè)身份的建構。專業(yè)身份讓名師飛得更高,走得更遠。

                兒童

            讀書周刊:您的《兒童立場》一書去年作為中國教育報讀書會的共讀書目,吸引了全國眾多教師共讀。我注意到,在《年輕的品格:教師的精神氣象》中,也設有專輯討論“兒童的秩序”?!皟和睘槭裁闯蔀槟闹匾芯空n題?

            成尚榮:我一直認為,兒童研究應該是教育研究的母題,教育的一切研究都要從兒童出發(fā)。在現(xiàn)實中,兒童也的確在我的教育生活中沸騰著。我喜歡美學之父鮑姆嘉登談及“審美情緒”時用的“沸騰”這個詞,我相信,在沸騰的審美生活中,兒童才是鮮活的。

            讀書周刊:智慧的教師應該擁有什么樣的兒童觀?

            成尚榮:智慧有大小之分。莊子在《齊物論》里說:“大知閑閑,小知間間。大言炎炎,小言詹詹?!苯處煈撌怯写笾腔鄣娜?。教師的大智慧在于對兒童的研究,來自對兒童的認識和發(fā)現(xiàn)。這是因為,兒童是教育的主語,教師的智慧與使命,就是保護并建構這塊神圣的根據地,讓它安全、健康、豐富、充實,逐步強大起來;教師在保護與建構這塊根據地的同時也建構起自己的精神高地,生長起自己的智慧。

            讀書周刊:在《兒童立場》中,您寫道:“小學教育好比一個謎語,這是人生之謎,解開謎就會擁有更美的人生。”這句話的迷人之處不僅在于修辭,更在于道出了教育的真諦。    

            成尚榮:作為“派到兒童世界去的文化使者”,我雖已年至耄耋,卻總覺得有一顆童心在胸腔里活潑地跳躍,于是我有了一顆靈魂。這顆成熟了的童心和真正的靈魂是我在通師二附的校園里獲得的。對我來說,那是我心靈的谷倉和深藏的水井,那也是我教育之旅的源泉。

            《中國教育報》2023年09月13日第9版 

            0 0 0 0
            分享到:

            相關閱讀

            最新發(fā)布
            熱門標簽
            點擊排行
            熱點推薦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lián)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報刊社主辦 中國教育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ellsworthcountyeconomicdevelopme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5840號

            97在线视频免费人妻少妇,亚洲国产人在线播放首页,亚洲精品另类国产,国产美女久久精品香蕉欧美 亚洲日韩欧美人妻 国产成人久久综合一区
            <b id="l2yfc"><abbr id="l2yfc"></abbr></b>
            <strong id="l2yfc"><form id="l2yfc"></form></strong>